6月23日起,全国各地高考成绩陆续可以查询,高考志愿填报也随之成为社交平台上的热门话题。
而在热门与冷门的标签之外,总有一些专业经历过,或者正在经历“翻红”。
十年前的冷门专业,十年后可能歪打正着成了新兴行业的“香饽饽”;曾经被吐槽的“天坑专业”,也可能因为时代和科技的发展变成“天选专业”;连续多年“亮红牌”的专业(即“不建议报考”的专业,通常为人才供需失衡、市场就业空间较小,薪资待遇以及未来前景较差的专业),也可能因为具备考编优势而持续吸引众多学子报考。
一个专业的“红”体现的是社会的关注讨论热度,而“翻红”的偶然性往往源于特定的时代背景,难以预测。
唯一不变的是变化。不同的个体选择就像驶向不同方向的小船,或许带着几分模糊的方向感,但都在时代的航程中掀起了奇妙的浪花。
我们寻访了四位来自“翻红专业”的毕业生,他们的求学和职业轨迹,或许可以成为重新思考时代机遇与个人选择的参考。
我是学校第一个从经济学院
转到工科学院的学生
洋芋
90后 安徽人
2012年 四川大学本科毕业 国际经济贸易转微电子专业
2014年 复旦大学硕士毕业 微电子专业
目前在创业公司负责研发工作
2008年,经济学是大热门专业,几乎是所有院校里分数线最高的专业之一。我当时对于专业以及未来工作没有什么认知,填报志愿抱着“分数高就代表专业好”的念头,报考了经济学专业。
评论区